【相關規範】

著作權聲明

1. 本網站所刊載之文字、圖像、版面設計等內容,其著作權均為東海大學所有,或已獲得著作權人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人授權使用,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其他智慧財產權法律之保護。
2. 本網站內容僅授權使用於個人、學術及非商業目的之用途,請妥善合理使用。
3. 如需使用本網站內容,請註明本網站名稱「東海大學圖書館特藏資料典藏系統」及網址(http://SC.lib.thu.edu.tw)。不得任意竄改或以歪曲、割裂等方式改變原作品。

調閱服務

1. 本網站未提供藏品影像者,如需調閱原件,煩請填寫「東海大學圖書館特藏資料調閱申請單」。
2. 調閱服務時間:每週一至週五08:00~11:30;13:30~16:30行政辦公服務時間,寒暑假、特殊節日等假日例外。

東海特藏
虛擬校史館 / 東海特藏 / 特藏文獻整理
徐復觀先生的傳記資料彙編 2017-09-18

研究資料彙編

徐復觀先生的傳記資料彙編

謝鶯興編

徐復觀先生的傳記,略見於余紀忠〈徐復觀先生傳略〉,曹永洋整理、王世高訂正〈徐復觀先生年譜〉,關志昌主筆〈民國人物小傳(98):徐復觀〉。然報章雜誌亦屢見談及其相關事蹟,或訪問稿,或追憶,或其個人之認識、看法,或其風格、志業等等,足以窺見其更進一步的訊息,茲依發表之時代先後排序,藉以知其事蹟。

1.〈徐復觀的故事〉,居浩然,《文星》,第8卷第6期,1961年10月,頁10-11。

按:是篇前言云,因徐復觀〈漫談文化問題(下)〉有「居浩然的故事」,依投桃報李的原則而寫下該篇。首先以「因相知較深,我可以說徐復觀是個可憐人」起筆,展開文章內容的鋪陳。

2.〈徐復觀和我的故事〉,梁容若,《文壇》,第91期,1968年1月,頁6-9。

按:是篇一開始即說:「我從民國四十六年六月,正式和徐復觀先生相識,代表東海大學請我來臺中教書的是他,五十年七月領著一部分同人推我作中文系主任的也是他,他還為我所編的《注音詳解古今文選》第四冊精裝本作過捧場的序文,《民主評論》登過我的〈文史叢論自序〉,〈古今文選自序〉兩篇廣告性的文章。」接著分:到東海教書原委,孫旗與李辰冬,中文系主任,三種希望落空,最後破局等五節敘述兩人之間的事,最後附「梁容若問徐復觀教授」的五點問題作為結尾。

3.〈徐復觀名字說,熊十力遺稿〉,《中華雜誌》,第7卷第10期,1969年10月,頁34-35。

按:是篇敘述將「佛觀」易名為「復觀」,字「見心」之用意:「復者剝之反也。今大地眾生,方顛倒以趨於剝,吾夏人尤剝極,其忍不思復乎。剝極而復,非去其慘酷之忿心,而見溫愛之和心,則不可以復也。」

4.〈為往聖繼絕學:與徐復觀先生晤談半日〉,董挽華,《幼獅月刊》,第38卷第1期,1973年7月,頁23-26。後收錄於《中國文化的危機與展望:文化傳統的重建》,牟宗三等編,時報文化,1982年1月,頁281-291。

按:是篇係作者於訪問後的整理。首先提出:「處於這個創鉅痛深的時代,在我們的歷史文化正遭受非常考驗的時刻,作為一個中國歷史文化的思考者,先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為何?」徐復觀分別從人文教化與政治思想兩方面談論。第二是:「先前治學重心是放在先秦諸子和宋明理學上的。到民國54年,先生的研究方向才有了改變,開始探究兩漢思想」的因由,徐氏分別說明漢學、宋學間的關係,秦漢思想的變異,漢代對後代的影響,特別是宗族意識部份。第三是談「治學目標的多元性,彼此是否有矛自衝突的問題?」徐氏以其「一以貫之」的體認,所以多面發展,不見矛盾。第四是徐氏談讀其書的「笨工夫」:不讀第二流以下的書,先蒐集後人對有關研究課題的資料瞭解清楚,進行摘抄的工作,並指出青年治學的缺點。最後提出:東西文化的綜合問題,認為中國文化要以中國歷史為背景,合乎中國社會要求,一方面接受西方文化,一方面對自己文化的虔敬,以啟廸恢復自己的人性,使自己能成其為人。

5.〈關於徐復觀二三事〉,卜少夫,《新聞天地》,第38年17號(1784期),1982年4月,頁18。

按:是篇開始即先追敘作者自港來台,與徐復觀、張研田、林樹生聚會後前往北投觀光之事;再則以「台中醉月樓破產」為題,說出他由李葉陪同到台中,徐復觀提議要請客,約了孔德成一起到醉月樓吃飯,無法付帳,而追憶二人相識,「抗戰末期在重慶,在布雷先生的美專校街的委員長侍從室辦公處」。第三是「中報幕後策劃人」,辨明其實是傅朝樞,回憶他於1982年2月16日得知徐復觀住進台大醫院事,而其住院費用都由余紀忠負擔。最後是「還有無數徐復觀」,感嘆不知身為一代思想家的徐復觀,執政當局有無類似重視席德進般地來頒贈獎狀的事。

6.〈我的老友徐復觀先生〉,楊逵,《中華雜誌》,第20卷第5期,1982年5月,頁27-28。

按:是篇的「編者案」說:「臺灣文學的老前輩楊逵先生也在會上講了話。在王曉波先生的翻譯下,楊逵老先生用閩南語說出一段他和徐復觀先生的往事,以及由這一段往事所引起的感慨。」作者追述得知徐復觀是因為讀到他的文章〈從哈哈亭向「真人」的呼喚〉,到兩人的交誼:「我和徐復觀先生的交誼,開始在他即將離開東海,在東海的最後幾年。他常常和徐太太,散步來到我的花園。很自然地,我們成了朋友。」敘及他因《大學雜誌》召開「日據時代的臺灣文學座談會」,寄了書面意見,「徐復觀先生在香港看到《大學雜誌》上我的發言,寫了一篇〈從一篇座談會記錄引起的回憶〉,用無限的友情,感慨,回憶了我們在我的『東海花園』裏的一段交誼,寫的就是這一段時間。」「我在花園中同徐復觀先生談過一些『敏感』的問題,其中就有這一點(按,指因發表一篇〈和平宣言〉主張先從臺灣文化界做起,而送到火燒島管訓)。」「有一回,他家中有好酒,本來想邀我到他家嘗的」,「又有一次,他來園裏,自見我手頭拮据,熱心地要為我招個互會」,但因為「彼此會有『麻煩』」,甚至是「因為有人就此打他『小報告』」的往事。

7.〈徐復觀先生的一生〉,王梓良,《大陸雜誌》,第64卷第5期,1982年5月,頁34-36。

按:是篇如其篇名,概述徐復觀一生的事蹟,從認識黃侃談起,縷述入日本士官學校。返國從事參謀,奉獻心力,到在香港發行《民主評論》半月刊等等。以徐復觀、孫克寬兩位的信件說明其交情以及晚年徐氏的身體狀況,最後羅列其發表於《大陸雜誌》的著作與書生書局出版之專書,以〈燒在何公雪竹墓前的一篇壽文〉與1982年2月14日口述的話語,並交待抬靈櫬上靈車的諸弟子姓名作結,足以彌補談論其事略之不足。

8.〈我所認識的徐復觀先生〉,唐良雄,《傳記文學》,第40卷第5期,1982年5月,頁20-24。

按:是篇作者略述他們四十年間交往之事。敘及大眾熟知的軍旅生涯,同住臺中市向上路,曾參加西南執行部工作,辦《民主評論》遇到的問題,建議國民黨改造而「脫隊」的心路歷程,作者節錄徐復觀給他的長信印證其說法,民國五十年秋徐復觀因休假而在日本遊歷的點滴,包括建議華僑日報岑才生父子順道訪問臺灣等,以「他死之後,亦自不免有人說好說壞,我只希望能稍持平,使其瑕瑜不相掩,不要因愛憎而一概論之。」

9.〈徐復觀先生光彩的一生〉,曾祥鐸,《傳記文學》,第40卷第5期,1982年5月,頁25-27。

按:是篇先概述徐復觀住院到臨終前之事,接著分:1.「中國思想史的研究」,以口述完成《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》的序文,若天假以年,當能完成全部的中國思想史。2.「思想轉變的經過」,概述徐復觀思想的轉變,轉錄《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》的序文以明之。3.「中西文化論戰」,述及徐復觀在東海執教期間,因胡適有次在演講中說:「東方文化沒有靈性」而起的中西文化論戰之事,離開東海大學在香港執教,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中國毗想史與政治制度史,以「國族無窮願有極,江山遼濶立多時」,來自述其懷抱。4.「對年輕一的期望」,概述初見徐復觀的印象,與殷海光「化敵為友」的表現,為「鄉土文學論戰」作隔海鳴不平之舉動等,希望年輕一代的知識份子要充份體認自己的歷史使命。

10.〈憶佛觀兄〉,張研田,《傳記文學》,第40卷第5期,1982年5月,頁28-29。

按:是篇概述作者與徐復觀三十餘年交情的點滴。從兩人都曾同住臺中,從民國四十一年起,省立農學院「盡量設法聘知名教師,首先就地取材」,「徐佛觀先生講授國文」。再著述及因《民主評論》使他能發表有關土地改革的文章,特別是徐復觀鼓勵作者「好好利用時間」,「壓榨利用」的督導成果。接著敘及常在東海校內見面,在臺北兩地間的交誼,以「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」,來描繪其為人。最後以「他學學問認真,好辨,抓住道理,絕不讓人」的打筆戰作結。

11.〈我所知道的徐復觀先生〉,塗壽眉,《中華雜誌》,第20卷第6期,1982年6月,頁46-49。

按:是篇作者說「與徐先生相交快60年,初以文字交,嗣為患難交」,接著分:「在湖北國學館求學時期」,「初入仕途及在重慶抗戰時期」,「在南京戡亂時期」,「在港創辦民主評論時期」,「在東海、新亞教學時期」,「彼此私情多於公誼」等幾個時期敘述近60年所知道的事蹟。

12.〈師範出身的徐復觀先生〉,黃金鰲,《中華雜誌》,第20卷第6期,1982年6月,頁49-51。

按:是篇略述來臺前之神交,民國三十八年來臺後,同時居住臺中,曾有意執教於臺中師範而未果一事。述及作者曾邀請徐復觀前後五次蒞臨臺中師範講演,以「我的師範學校生活」為例,追述當時講述的經過及內容。提出在講演動機是依據三個觀點:一是師範學校和一般中學應該有所不同。二是師範校校長的學養,可以決定師範教育的成功或失敗。三是新文化運動傷害了師範教育的元氣。以其親身經歷現身說法,且與臺中師範作法不謀而合,故感人亦深。

13.〈徐復觀先生二三事〉,未言,《中華雜誌》,第20卷第6期,1982年6月,頁51。

按:是篇概述作者就讀臺中農學院,聽聞徐復觀要去講授「國際現勢」及在迎新會上提出他的兩個願望。接著記載::徐復觀對蔣夢麟的評價,對有人說應該將胡適之一批人空投到大陸去的辯護,建議胡秋原於訟案結束後到國外休息一陣子,表現獨特的見解及公正的態度。

14.〈徐復觀教授年表〉,曹永洋,《中華雜誌》,第20卷第6期,1982年6月,頁53-54。

按:是篇篇末署「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日清晨三時曹永洋整理編訂」,即復復觀去逝後的第二十天編訂的「年表」,依事蹟逐年繫入,從「民國前九年」出生,至「民國七十一年」四月一日與世長辭,並記錄其預立之遺囑,為目前所見最早的「年表」。後來經徐夫人世高女士修訂,收於曹永洋等編《徐復觀教授紀念文集》(時報文化出版公司,1984年8月)。

15.〈認識當代新儒家(熊十力、張君勱、梁漱溟、唐居毅、徐復觀、牟宗三)〉,蔡詩萍,《中國論壇》,第15卷第1期,1982年10月,頁38-43。

按:是篇概述當代新儒家中以熊十力為首之六位人物。敘及徐復觀「治學甚晚,關鍵性的起點,當自退役後主辦《學原》雜誌,有意離開政治回歸學術算起」。認為創辦《民主評論》是「在風雨飄搖,士風委靡的時候,先生充分表露出儒者的道德勇氣和學術精誠」,引述其自言之治學態度,提出:唐先生是文化意識的巨人;牟先生是哲學和道德理性的大師;而復觀先生更是歷史文化的鬥士。認為「先生不喜談形而上之道」,「所著重的是歷史時空展現的具體世界,亦即是材質氣性的世界。因此愛論時政,喜談歷史得失」。

16.〈民國人物小傳(98):徐復觀、余紹宋、李金髮、王振祖、譚富英、言菊朋、丁濟萬、竺鳴濤、文朝籍、杜從戎、容有略、劉雲瀚〉,劉紹唐主編,《傳記文學》,第42卷第2期,1983年2月,頁138-148。(見紀念專輯)

按:是篇由關志昌主筆,篇末註:「參考曹永洋〈徐復觀教授年表〉」,知其所本。概述其求學、軍旅、師事熊十力、籌辦《學原》、《民主評論》兩雜誌。民國41年起執教台中農學院,到東海大學;民國58年東海退休,59年執教香港新亞研究所迄71年4月1日與世長辭間的各種著作,轉錄其所預立之遺囑與生前預題墓碑文字。

17.〈關於徐復觀小傳的一點更正〉,李爾康,《傳記文學》,第42卷第4期,1983年4月,頁122。

按:是篇對劉紹唐主編〈徐復觀小傳〉提出更正,說;「所稱曾約農先生出長東海大學時,曾任該校中文系教授兼任主任一節,查與事實略有出入。按曾氏在任兩年,當時中文系主任為戴君仁先生,係向臺大借調,同時借調者尚有劉崇鋐先生為歷史系主任,弟曾為曾校長秘書,故知之甚詳。徐氏任主任,乃為吳德耀接任校長以後之事,其時則為專任教授。」按,東海大學中文系創系主任,確實是曾約農校長向台灣大學借聘到東海籌辦的戴君仁先生,但戴先生僅應允借調一年,任滿即回臺大,民國46年8月1日,才又藉由臺大休假機會,再到東海擔任一年的教授。徐先生則從民國45年8月1日即接任系主任。

18.社會的良心‧歷史的見證:徐復觀教授〉,韋政通,收錄於《思想的貧困》,東大圖書,1985年11月,頁133-139。

按:是篇篇末題「1982年3月《暖流》」,即寫在徐復觀臥病臺大醫院之際。概述徐復觀三十多年來離開軍旅,潛心學術的歷程。「治思想史,能以現代的經驗和問題去考問傳統,復以傳統的理想啟廸當代。他服膺儒家的人文理想,但不諱言其短,一心想把儒家從極權專制的糾結中釐清出來,還它原來面貌。」舉出與錢穆筆戰之事。「痛定思痛,認定要反共只有反共產黨之所為,全力實行民主才救中國,也才能救國黨。」「實行憲政,才表示政府站穩了自己的立場,而不是走一黨專政的回頭路。」「他批評毛澤東思想中有三個特性:一是反潮流;二是無限鬥爭;三是把事與人都只作為他個人的手段而不當作目的。」「思念故鄉,感懷生活過大半輩子的大陸上的種種人和事。他在病中告訴訪者,鄧小託人帶口信希望他回去看看。」但他告訴鄧小平:「我是主張自由民主的,而你們反對自由民主,你們搞統戰利用不了我。」1981年9月,由美返港經過臺灣,臺北記者問他:你認為「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」,這個政治號召有什麼實質意義:他認為:「不如以民主主義作為統一中國的號召。這樣不但不違背三民主義的精神,而且有更大的號召力與實質意義。」作者提出:「中國文化偉大的精神之一,是特別重視人格中剛毅不拔的精神」,徐復觀即是最能突出這種精神的二人之一。

19.〈無慚尺布裹頭歸:論徐復觀的風格〉,翟志成,《當代》,第6期,1986年10月,頁85-91。

按:「無慚尺布裹頭歸」是徐復觀《最後日記》一書的主標題。該篇作者取以為篇名。前言概述明末遺民呂晚村與徐復觀的繫連,「如何在繼承傳統文化精華的基礎上,引進西方的民制度和科學精神」,同是「用他們生命中的抽出的真絲,才編織成這一尺布」,「把兩個不朽的靈魂緊緊聯繫在一起的紐帶,正是呂徐二先生始終不能忘情的『尺布』。」接著用五個單元分別說明徐復觀的風格。第一是與唐君毅、牟宗三的職志,「都和大儒黃岡熊十力氏的教誨和啟迪有密切關係」,「在學術上卻另闢蹊徑」,他「捨純哲學而專攻思想史」出於二方面的考慮,使「材料不再是雜亂無章的散漫堆砌,而是為義理所貫通」,「義理也不再是『六經注我』式的信口河,而是立足於充分的材料,堅實的證據」。第二是認為「徐先生的著述和講學精神直承先秦儒家」,「不妥協的批判和抗議精神,構成了先秦儒家的顯著特色」,故「首先把批判的手術刀切向中國的專制政治」,「只有經濟上取得獨立,知識份子才有可能和現實政權保持足夠的距離,一反以往對權勢依附和寄生的性格」;「先秦儒家只強調通過禮樂教化以規範和轉化統治者,卻沒有強調人民對政治的直接參與」,「先秦儒家過份強調『正德利用厚生』,卻忽略了為知識而知識的純知性追求」。第三是「終身為民主而奮鬥」,「民主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,是一套亟需知行合一的身體力行」,徐復觀認為「平實卻是中國文化的基線」,故「治學銳意於平實,銳意於彰顯平凡中的偉大」,「還著重批判了當代新儒家在治學處理材料時『六經注我』的態度」。第四是藉由「捧讀徐先生的最後日記」,「處處由平凡中透顯出偉大的整全人格」,「顯透儒門的內在精神」,是「在內容上顯凸出當代儒家的真正典範」,「最愛才,別人有一長處,他總是拳拳服膺,宣傳揄揚惟恐不及」,對殷海光、魯實先即是,對陳映真、胡菊人的支持亦是。第五是從讀其「最後日記」慢慢明白,「原來徐先生正通過和各色人等的對話和交往,一方面善於從中汲取營養,以深化和豐富自己的思想體系;在另一方面,徐先生也以自己整個挺立人格和生命,替儒家作證。」

20.〈以傳統主義衛道,以自由主義論政:徐復觀先生的志業〉,韋政通,《中國論壇》,第23卷第1期,1986年10月10日,頁130-138。後收入羅義俊編《評新儒家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,1991年12月2版,頁556~576

按:是篇分數個單元概述徐復觀的志業。首先是「引言」,言其思想是結合傳統主義與自由主義的特性。第二是敘述其「生平與性格」,引用心理學家阿德勒之說,談其執教東海大學14年與香港新亞研究所12年的表現。第三是談其「衛道論政的志業」,分上、下兩單元,上的單元「衛道」,從「道尊於勢」的傳承,談其「邁出五四」、「光大五四」的目標,形成新傳統,促進民主實現的工作,著重在釐清觀念上的糾結,掃除思想方面的障礙,認為民主是中國唯一的出路,西方文化中的民主和科學,可提供我們以新的生活條件與方法。在下的單元「論政」,指出其論政的方式,是以現代的「道」(民主自由),批判現代中國的「勢」(海峽兩岸的政治)。以1956年臺灣發生圍剿自由主義的風波為例,前後寫了〈為什麼要反對自由主義〉和〈悲憤的抗議〉,表現「自由民主鬥士」和「無私無畏的政論家」的風格。

21.〈憂患意識與儒家精神的再生:簡論徐復觀的志業〉,馮耀明,《中國論壇》,第23卷第6期,1986年12月25日,頁53-58。

按:是篇分五個單元簡論徐復觀的志業,第一是「新儒家的定位」,概述「儒學是一種為己之學」,原始儒家「是為了解決實際的人生問題」,具「內聖與外王兩面」;漢代儒學因集權的專制而產生天人感應學說,冀望能制限皇權;宋明時期因應佛教挑戰而在更豐富、細密的語言概念產生新儒學;清末因西方文化的沖激而自我反省、批判、調整、融攝,成為當代新儒家的急切任務;徐復觀強調「正常即偉大」的觀念,融合義理與考據,給儒學以及其他傳統文化的研究開創一新的路向。第二是「憂患意識」,概述由憂患意識而衍發出來對中國文化的基本信念,顯發為一種道德的責任感,而勇往直前,一方面貫徹他批判歷史文化的務,一方面重新認為傳統文化的價值。第三是「正常即偉大的觀念」,從徐復觀經常在言談與文章中強調「正常即偉大」或「平凡中的偉大」的觀念,引其分析「正常」之義:「正是正派;常是尋常。因此,所謂正常,是指正派而又極尋常的人所過的正當而又極尋常的生活」,「正常必具備有社會性、傳統性」。因而「當代新儒家致力於使傳統之常與現代之變結合而開創新機的理想」,「能實事求是地體傳統之常而盡現代之變,才是今日中國知識份子的當務之急」。第四是「文化之探索」,概述徐復觀瞭解居中國傳統文化主導的儒家思想,有其根本的限定與極大的流弊,一是強調理性、良知的批判面,缺乏理性架構之思考及由之建構的法制面;二是中國知識份子缺乏「為知識而知識」的意識,缺乏對客觀知識負責的習性,缺乏概念性思維的習慣;三是肯定任何文化均有常與變、普遍性與特殊性,若不能適時順變,將亡失其本。第五是「仁智雙成的努力」,概述徐復觀認為:「中國文化必須從其限定中轉出新生,與西方文化作真正的接解,一種不亢不卑的對話」,「科學民主,是我們歷史文化自身向前伸展的要求,而歷史文化則是培養科學民主的土壤」,「儒家所強調的把人當作人的基本精神,乃了解並吸收任何其化文化的動力根源」。

22.〈勇者型的新儒家:徐復觀〉,羅義俊,收錄於《評新儒家》,上海人民,1989年12月,頁616-624。

按:是篇先說徐復觀「被稱為當代儒學重鎮,與唐君毅、牟宗三並稱為當代新儒家三大師之一」,接著概述其生平,從出生到脫離政界,創辦《民主評論》半月刊。再從執教省立臺中農學院始邁入教學研究途徑,到離開東海大學後轉赴香港新亞研究院止的學術歷程,臨終前仍抱病完成〈程朱異同〉,遺囑交待:「以未能赴曲阜親謁孔陵為大恨」。最後指出:「徐復觀不喜談形而上之道。在他的信念裏,探論中國文化是不能離開具體的現世生活的。他所著重的是歷史時空展現的具體世界,亦即是材質氣性的世界。」

相關檔案

下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