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相關規範】

著作權聲明

1. 本網站所刊載之文字、圖像、版面設計等內容,其著作權均為東海大學所有,或已獲得著作權人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人授權使用,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其他智慧財產權法律之保護。
2. 本網站內容僅授權使用於個人、學術及非商業目的之用途,請妥善合理使用。
3. 如需使用本網站內容,請註明本網站名稱「東海大學圖書館特藏資料典藏系統」及網址(http://SC.lib.thu.edu.tw)。不得任意竄改或以歪曲、割裂等方式改變原作品。

調閱服務

1. 本網站未提供藏品影像者,如需調閱原件,煩請填寫「東海大學圖書館特藏資料調閱申請單」。
2. 調閱服務時間:每週一至週五08:00~11:30;13:30~16:30行政辦公服務時間,寒暑假、特殊節日等假日例外。

線裝書
線裝書 / 周法高贈書
《(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)方言疏證》十三卷續方言二卷二冊 0000-00-00

作者
漢揚雄著,清戴震疏證,清杭世駿續

刊刻時間出版社
清光緒八年(1882)汗青簃重刻本

序跋作者
晉郭璞<方言序>、宋慶元庚申(六年,1200)李孟傳<李孟傳刻方言後序>、宋慶元庚申(六年,1200)朱質<朱質跋李刻方言>、清齊召南<續方言序>、胡天游<續方言序>。

版式行款
細黑口,單魚尾,四邊單欄。半葉十行,行二十一字;小字雙行,行二十一字。板框12.3×17.4公分。魚尾下題「方言疏證卷○」及葉碼。 各卷首行題「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國第○」,次行下題「戴震疏證」,卷末題「方言疏證卷○」、「傅世洵仲龕校」。 「續方言」之首行題「續方言卷○」,次行下題「仁和杭世駿搜集」,卷末題「續方言卷○」、「傅世洵仲龕校」。 卷二之卷末墨筆小字題「三十三年十二月二日灯下閱二卷」,藍筆小字題「十月七日閱一過」。卷三末墨筆題「三十三年十二月三日灯下讀一卷」、「十月七日閱一過」。卷四末題「三十三年十二月四日讀」,硃筆題「三四年一月六日校」。卷六末墨筆題「三三年十二月七日灯下」。卷七末墨筆題「三三年十二月八日灯下時日寇進兵進吾貴州」。卷十一末硃筆題「三十四年一月八日較」。卷十二末硃筆題「卷十二、三十三年十二月十一灯下」,墨筆題「十二月十六晚讀畢」。 卷十末葉迻錄「方言讎校所據新舊本並校人姓名(抱經堂本)」、「蕘圃藏書題識卷一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十三卷」、「四部叢刊著錄」。卷十二末迻錄「陶風樓藏盧抱經校本述要」。 胡天游<續方言序>末迻錄「張慎儀續方言新校補略例」。 續方言卷下墨筆題:「劉嶽雲跋續方言疏證(江都沈齡撰)載清儒學案卷一百零六頁三十三」,藍筆題「二十八年十月六日閱續方言一過」。 封底襯紙墨筆有題「周法高記於李莊史語所」云:「三十三年十一月廿九日起至十二月二日,以張慎儀續方言新校補與杭逐條校之,補其缺漏,並其異同。又取思賢講舍郭慶藩刊本錄其校語,多有慶藩案(吳)省蘭案字樣,無者則稱郭本以別於諸本云。張氏多校對原書,然亦有錯誤未可盡信也。其餘杭書有者則標曰杭輯,段氏補者則曰補。四庫全書提要標出者,別曰提要。張氏自補者,則曰張補。然亦有杭書原有而誤標作張補者,如杭本卷上五頁上四行齊八條,八頁上一行江東條,十四頁下三楚八條等,皆標曰張補,是也。又杭書錄及陸氏釋文、頻氏漢書注、集韵等唐以後之說,張氏則斷至唐以前,唐以後語,概加刪除。偶於注中見之,然如卷上衢道條(張書十二頁一行,今於卷下二頁上),引荀子楊倞注(謂棊為弈條,張本十五頁七行),引慧琳音義引玉篇,弔韵詮,□小矟也條(張本十八頁上亦引),□短矛條(張本十八頁八行,今錄於十三頁八下),引考聲吳越謂小倰為鉸條(張本十九頁上二行,今錄十四頁下),卷下引崔豹古今注,引考聲,皆唐人說,是不啻自亂其例。蓋張氏不知為唐人書而誤入歟。又□字角旁辰汝熲之間師讀所作(張本十五頁上八行),一條似涉形體為已列入,然張氏此書用力之勤可省後人心力。又少因錄之以備先考云。又張氏引禽經、法華經,為偽書,今不錄。」「張氏又輯方言別錄四卷,錄唐迄清諸家說外,此有徐乃昌續方言又補,卷上下,此至宋代(引集韵、類篇等),程先甲廣續方言四卷,斷至唐代(但引廣韵說),今皆不及一一與此對勘矣」。

藏書印

索書號
A09.13/(q2)4310

分類
經部小學類

簡明目錄

下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