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往東海大學館藏和刻本線裝書目電子書
本館線裝古籍,於創校籌備期間,即已委請姜文錦、駐日公使張伯謹等先生,分別在美國、日本、香港等地採購。創校初期之所以大量蒐購海內外各地的線裝古籍,係首任校長曾約農先生於<致杭立武董事函>所提:「大學之主要目的,在於保存與培養文化」理念的實踐。當時雖非刻意著眼於和刻本的蒐購,但為數不少的和刻本卻在此時入館典藏,如,民國44年5月20日,張公使在日本以日幣五萬元,蒐購到清人黎庶昌在日本東京使署刊刻之《古逸叢書》,和刻本中的《日本國見在書目》即於此時購入典藏者。
民國91年10月,筆者即開始著手整理館藏和刻本線裝書目,92年4月完成《館藏和刻本線裝書簡單書目初稿》,先行寄送給潘教授,以為編定「聯合目錄」的參考。
當進行館藏和刻本「簡單書目」彙編時,曾蒐集近人對於「和刻本」的探討與界說,以為整理的參考依據。在實際整理的過程中,發現館藏和刻本的性質,與諸家所說略有不同,在草擬<館藏和刻本簡單書目初稿編輯體例>時,就設定:
舉凡日本人士之撰寫、譯註、翻刻、影印、刊行之漢籍者,或漢籍中凡見有日本訓讀或標音旁註之類者,皆視之為和刻本。
逐一調閱原書,詳加考核,著錄各書的名、卷數、冊數、撰編譯註者、板本(含刊刻年代、刊刻者、藏板者),並依館藏線裝古籍六部分類法歸類編排,計有五大部三十一小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