館藏「華文雜誌創刊號」,係校友陳維滄先生於2002年6月捐贈,根據「90學年度圖書館收受校友贈送大陸期刊清冊」收錄的「行政院新聞局函」記載,大陸地區發行之刊物1559種(2002年7月22 日運抵東海);而2002年7月17日由台北運至東海的台灣發行期刊創刊號有1310種,大陸發行期刊創刊號有945種;兩次合計華文雜誌創刊號共有3814種。
瀏覽「清冊」所著錄的刊物出版年代,有小部份發行於1966年至1976年間,正值中國大陸如火如荼地進行「文化大革命」,此時間的刊物,大都有「毛主席語錄」與「致讀者」,如《書評與資料》;或「最高指示」與「發刊詞」,如《教育批判》;或「最高指示」與「編者的話」,如《鬥批改通訊》;或「最高指示」與「征稿啟事」;這些內容,可說具有相當鮮明的時代特色,翔實地記錄當時的政治思想。因此也有刊物特別標示為「內部刊物」,專供內部鬥爭檢討之用,如《書評與資料》與《鬥批改通訊》。
我們已逐期的刊登「文化大革命」時期的創刊號,藉以瞭解此時期的刊物特性,提供學術界研究。
致讀者
《地震戰線》為國家地震局主辦的、反映我國地震工作的綜合性刊物。它的任務是宣傳馬列主義、毛澤東思想,以黨的基本路線為綱,進行思想和政治路線方面的教育,貫徹地震工作的方針、政策,報導地震預報科研成果,交流地震工作經驗和普及地震知識。讀者對象主要為地震工作的各級幹部、地震專業隊伍和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業餘測報人員。《地震戰線》報導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:
1.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、毛澤東思想,開展階級鬪、生產鬪爭和科學實驗的群眾運動,努力改造世界觀的經驗。
2.以黨的基本路線為綱,貫徹執行地震工作方針、政策方面的經驗。
3.以辯證唯物主義作指導,批判地震工作中的唯心論和形而上學的觀點。
4.專群結合、土洋結合,做好監視、預報、研究工作的典型事例。
5.短期預報方法和地震地質、物探、地殼形變測量等方面的科學技術成果和工作進展情況。
6.地震專用測試儀器的研制、生產情況和成果。
7 .防震和抗震工作經驗。
8.思想和學術評論、書評和問題討論洽。
9.國內外地震工作動態。
10.地震知識。
「我們的報紙也要靠大家來辦,靠全體人民群眾來辦,靠全黨來辦,而不能只靠少數人關起門來辦。」希望同志們及時總結和反映上述有關方面的情況,積極提供稿件,並隨時提出改進刊物的意見,協助本刊做好宣傳報導工作。